健康瞭望

咨询电话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当前位置:健康瞭望塔 > 健康瞭望 >

预警机制 什么是尿毒症?中医是如何治疗?
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175 发表时间:2025-04-16 15:35

尿毒症是一种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综合征,患者会出现恶心,呕吐,浮肿,出血,心律失常等症状。

尿毒症的患者早期会出现身体浮肿,且有不同程度的恶心,呕吐,身体出血等情况,后期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心绞痛,心衰,心律失常等症状,有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,大汗,晕厥等严重后果;

尿毒症也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影响,导致患者出现气短,气促等呼吸困难的情况,有部分患者呼出的气体可能会带有尿味,尿毒症的患者也会因为毒物刺激胃肠黏膜,造成患者出现纳差,腹泻,出血等症状,且有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贫血,白细胞异常等症状;

不及时控制病情会对人体的神经肌肉造成影响,导致患者出现失眠,幻觉,有不安腿综合征,感觉异常,抽搐等不适情况,且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易摔伤骨折,骨痛,高磷血症,纤维囊性骨炎等病症的发生。

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阶段,由于肾功能严重衰竭,导致代谢废物(如肌酐、尿素氮等)及水分无法正常排出,引发全身多系统紊乱的综合征。西医认为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,而中医则通过整体调理改善症状、延缓病情。

中医对尿毒症的认识

中医将尿毒症归为“关格”“癃闭”“虚劳”“水肿”等范畴,认为其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,兼夹湿浊、瘀血、毒邪等实邪。久病致正气虚衰,浊毒壅滞三焦,上犯心肺,下损肝肾,引发恶心、水肿、乏力、皮肤瘙痒等症状。

中医治疗原则

扶正补虚:温补脾肾、益气养血

脾肾阳虚:用附子、肉桂、干姜温阳,黄芪、党参补气,熟地、山茱萸滋肾。

气血两虚:选当归补血汤(黄芪、当归)、八珍汤等。

祛邪排毒:化湿浊、通瘀血

湿浊内阻:大黄(内服或灌肠)、黄连、苍术、茯苓等通腑泄浊。

瘀血阻滞:丹参、川芎、桃仁活血化瘀,改善肾血流。

365站群VIP

调和三焦:通过宣肺、健脾、利水综合调理。

水肿:五苓散(茯苓、猪苓、泽泻)、真武汤(附子、茯苓、白术)。

恶心呕吐:小半夏加茯苓汤(半夏、生姜、茯苓)。

常用中医方法

中药内服

经典方剂:温脾汤(大黄、附子、干姜)、六味地黄丸(补肾阴)、济生肾气丸(补肾阳利水)。

需个体化辨证,避免滥用补药加重湿浊。

中药灌肠(结肠透析)

大黄、牡蛎、蒲公英等煎汤保留灌肠,促进肠道排毒,降低肌酐、尿素氮。

针灸与艾灸

选穴:足三里(健脾)、肾俞(补肾)、关元(温阳)、三阴交(利水)。

艾灸可温阳化湿,改善乏力、水肿。

饮食调养

低盐、低蛋白饮食,忌生冷油腻。可用薏苡仁、赤小豆利水,山药、芡实健脾。

中西医结合治疗

365建站

中医治疗可缓解症状(如瘙痒、恶心)、减少透析频率,但终末期仍需结合西医透析或移植。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含钾过高或肾毒性药物(如关木通、马兜铃酸类)。

注意事项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避免误治:尿毒症病情复杂,不可轻信偏方,尤其慎用“以毒攻毒”类药物。

早期干预:在慢性肾病早期(如肌酐升高阶段)介入中医调理,效果更佳。

中医强调“治未病”,保护肾功能需从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原发病入手,配合情志调节(如静心、减少焦虑),以延缓疾病进展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