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瞭望

咨询电话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当前位置:健康瞭望塔 > 健康瞭望 >

健康前瞻 心为汗,肺为涕,肝为泪,脾为涎,肾为唾,是谓五液!
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58 发表时间:2025-03-15 13:38

图片

朋友们,在中医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里,藏着许多关于人体奥秘的精妙见解。

黄帝内经:“心为汗,肺为涕,肝为泪,脾为涎,肾为唾,是谓五液”。

今天就聊聊这句话背后的养生智慧。

先来说说“心为汗”:

心脏在我们身体里可是起着“君主之官”的重要作用,它与汗液的关系十分紧密。

大家不妨回想一下,在炎热的夏天,或是进行剧烈运动后,是不是常常大汗淋漓?这时候,心脏正努力地工作,加速血液循环,为身体散热。

从中医角度来讲,汗为心之液,适度出汗是身体正常的生理调节,但要是出汗过多,可就可能损耗心气了。

比如,有些人在生病发高烧时,大量出汗后会感觉心慌、气短、浑身乏力,这就是因为过度出汗伤了心气。

所以,日常养生中,我们要注意出汗的“度”,运动时别让自己大汗不止,及时补充水分,呵护好心气。

再讲讲“肺为涕”。

365建站

肺就像一把保护伞,守护着我们的呼吸系统,而鼻涕则是它的“信号兵”。

当我们的身体受到外邪侵袭,尤其是寒邪或风邪侵犯肺脏时,鼻子就会“拉响警报”,分泌出鼻涕。

轻微感冒时,流清鼻涕,这是肺在努力驱赶外邪;

要是病情发展,鼻涕变得浓稠、发黄,那就说明体内可能有热邪了。

365站群VIP

平时,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肺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,避免外邪入侵。

一旦出现鼻涕异常,可别小瞧,它可能是肺在向我们求助呢。

接着谈谈“肝为泪”。

肝脏主疏泄,调节着我们的情绪,而眼泪就是情绪的“晴雨表”。

当我们悲伤难过时,泪水往往会不自觉地流下来,这就是肝在宣泄情绪。

从中医理论看,肝开窍于目,泪液由肝所主。

如果肝血不足,眼睛得不到充分滋养,就容易出现干涩、视物模糊等问题,而且还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异常。

比如,一些中老年人,随着年龄增长,肝血渐虚,常常感觉眼睛干涩,甚至迎风流泪。

所以,我们平时要注重养肝血,多吃些枸杞、猪肝等补肝血的食物,保持良好的情绪,让肝脏和眼睛都能保持健康。

再聊聊“脾为涎”。

这里的涎,主要指的是口水。

脾主运化,负责消化吸收食物,涎液的正常分泌与脾的功能息息相关。

当我们看到美食,或是咀嚼食物时,口水会自然分泌,这有助于食物的消化。

但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,就可能出现口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。

比如,小孩子脾胃虚弱时,容易流口水;

而有些人在生病后,脾胃受损,会感觉口干舌燥,口水分泌减少,影响食欲和消化。

所以,养护脾胃对维持涎液正常分泌至关重要,日常饮食要规律,少吃生冷油腻食物,让脾胃能正常工作。

最后说说“肾为唾”。

唾,不同于涎,它是一种较为浓稠的唾液,肾精充足时,唾液化生有源。

在古代养生术中,就有“吞唾养生”的说法,认为吞咽唾液能滋养肾精。

比如,当我们在清晨醒来,口中会有一些唾液,这时缓缓将其咽下,对身体有一定的滋养作用。

相反,如果肾精亏虚,可能会出现唾液分泌减少、口干咽燥等症状。所以,我们要注重养肾,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让肾精充盈。

“五藏化液”,短短几句话,却将人体五脏与五液的关系阐述得明明白白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了解这些知识,就像掌握了一把钥匙,能帮我们更好地洞察身体的细微变化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呵护身体健康。愿大家都能从这些中医养生智慧中受益,拥有健康的生活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