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预警

咨询电话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当前位置:健康瞭望塔 > 疾病预警 >

健康前瞻 刘渡舟 | “水心病”/冠心病——中医治疗心脏病新思路
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62 发表时间:2025-03-19 14:03

图片

“水气上冲”已叫了一千七百多年之久,到底“水气”是一个什么东西?它和心脏的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密?“学而不思则罔”。为了这个问题,我思来想去,先把“水气上冲”改为“水心病”,这无疑先给心脏病开了一条缝。因为我反复琢磨中医“水气病”的范围,只限于中医式的老一套说法,则是万万不够的。实际上,它包括了西医学所说的血栓、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发病因子在内,这是必须要承认而不能拒之于千里之外的。另外,“水气”“痰饮”“寒气”与缺血性心脏病是否有直接关系,中西医结合的焦点是什么?这些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心和注意。

例一:吴媪,65岁,患有冠心病,近来颈旁血管胀痛为甚,而且时时跳动,令人不安。切其脉弦,视其舌水。余辨为“水心病”而发生血脉不利之证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为疏:茯苓30g,桂枝12g,白术10g,炙甘草10g。

此方连服七剂,颈脉之疼、跳动全瘳。由此证明,苓桂术甘汤不独治水而亦有疏通血脉,消除痛胀之功。

例二:陆某,男,42岁。因患“冠心病”,住院治疗两月有余,未见功效。症见:心悸气短,胸中作痛,自觉有气上冲咽喉,则气息窒塞,心悸发作更频,憋得周身出冷汗,自觉死神降临。余切其脉弦而时止,舌色淡而苔白。脉证相参,辨为“水心病”,心阳受阻,血脉不利之证。

为疏:茯苓30g,桂枝15g,白术10g,炙甘草10g,龙骨30g,牡蛎30g。

此方温阳下气,降冲宁心。服至三剂,则气不上冲,恐悸得平,心悸与疼痛大有起色。但脉仍有结象,兼有畏恶风寒,四肢发冷等阳虚见证。乃于上方减龙、牡,另加附子、生姜、芍药以成真武汤合方之法,加强扶阳祛水之力。

三剂后,手足转温而不恶寒,然心悸、气短犹未全瘳。余在上方再加人参、五味子各10g,以补心肺之虚。连服六剂,“水心病”得以康复。

例三:山西大同王君,相见于山阴精神病院。其人面黑如煤,自诉胸满短气,有时憋闷欲绝,不敢登楼、爬高坡,心悸时兼见“早搏”,西医诊断为“冠心病”。余切其脉沉弦而结,视其舌水滑欲滴。夫面色黧黑名为水色;脉沉而弦名为水脉;舌苔水滑欲滴,则为气寒津凝之候。今色脉之诊无一不水,则胸满、气短等症而为“水心病”无疑。

余用苓桂术甘汤予服。

服至五剂,则胸满转舒,气息变长,揽镜自照,面黑变淡。患者服药见效,信心倍增,连服此方约五十余剂后,其严重之“水心病”霍然而愈。

例四:北京李某,男,46岁。患心悸气短,每在夜晚发作。所奇者,其左颈之大血管随心悸发作而憋痛不休,叠经中西医治疗而病不愈。切其脉沉弦,视其舌水滑,乃以手指其心下曰:此处有气上冲耶?李曰:病发作时颇为明显,而心悸与胀亦从此出也。

余辨为“水心病”,属于气血不利重者。

乃用苓桂术甘汤。服至十四剂,病不发作而安。

例五:叶某,女,53岁。患心悸与胸中憋气,右手五指麻木为甚。切其脉弦,按之而软,视其舌淡,苔则水滑。此“水心病”也。所以手麻者,心阳不煦,血气不充,流行不利也。

乃用苓桂术甘汤。连服十剂,胸不憋气,手麻不发,心悸亦安。

例六:张某,男,62岁。每晚则胸满憋气,后背既凉且麻。切其脉弦,视其舌水。辨为“水心病”而阳气浇漓。

站群论坛

乃用:桂枝15g,炙甘草10g,白术10g,茯苓30g。嘱服七剂,病已近愈。

为疏:附子20g,白术20g,茯苓40g,白芍15g,生姜20g,桂枝20g,蜜成小丸,以补心肾之阳,巩固疗效。

例七:徐某,女,38岁。自觉心下有气上冲于胸,症见:胸满,心悸,头目眩晕不敢移动。西医诊为“梅尼埃”内耳病,然治疗无效。切其脉弦而沉,视其舌苔水滑,余辨为水气上冲的“水心病”。盖头为诸阳之会,今被水寒羁縻,所以发生眩晕、胸满、心悸等症。仲景所谓“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”是也。

方用苓桂术甘汤另加泽泻20g。约服十数剂而愈。

365站群VIP

通过以上治验可以看出:“水心病”的发病特点有影响血脉瘀阻的颈脉胀痛;有水气凌心的“气上冲证”;有心阳虚、寒气凝的“短气”与“胸满”;有卫阳不利的手发麻;有清阳不煦的头目眩晕等症。总之,苓桂术甘汤药性温和,药少而精,集气、血、水于一方,治疗“水心病”独树一帜,其临床效果令人非常满意。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证明:此方具有一定的抗心脏缺血、抗心律失常作用,其临床价值不得忽视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返回顶部